報稅季別哭哭!這3個節稅小撇步,讓你輕鬆省下萬元!
每年到了五月,就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報稅季!看著琳瑯滿目的稅務條款,是不是覺得頭昏眼花、無從下手?別擔心!這次就來分享3個超實用的節稅小撇步,讓你不再為了稅金煩惱,輕鬆省下萬元,把錢錢留在自己口袋裡!
一、善用列舉扣除額,醫療、捐贈都能省!
報稅時,大家最常使用的就是標準扣除額,但如果你的花費符合列舉扣除額的項目,像是醫療費用、捐贈、人身保險費等,選擇列舉扣除額通常會更划算喔!
首先,醫療費用的部分,只要是給付給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的醫療費用,都可以列舉扣除,而且沒有金額上限!(記得要保留好收據喔!)如果家中有長期需要醫療照護的長輩或家人,這部分的節稅效果會非常顯著。 除了醫療費用,捐贈也是一項常見的列舉扣除額。捐贈給合法的公益慈善團體、文化機構或政府機關的捐款,也可以列舉扣除。不過要注意,捐贈金額的上限通常是綜合所得總額的20%(捐贈給國防、勞軍的捐款則沒有上限)。
此外,人身保險費(像是壽險、醫療險、意外險等)也是可以列舉扣除的項目,但每人每年最多只能扣除24,000元。 如果你是租屋族,別忘了還有房屋租金支出可以列舉扣除,但每年最多只能扣除12萬元。 要注意的是,列舉扣除額的項目繁多,建議大家在報稅前仔細檢視自己的支出,看看哪些項目可以列舉扣除,才能最大化節稅效果。 這裡也推薦參考財政部的相關網站(例如: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上面有更詳細的說明和試算工具,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適合哪種扣除方式。
二、投資理財聰明做,股利、儲蓄也能省稅!
你知道嗎?透過一些簡單的投資理財方式,也能達到節稅的效果喔! 像是股利所得,可以選擇合併計稅或分開計稅。如果你的所得級距較低,選擇合併計稅可能會比較划算;但如果你的所得級距較高,選擇分開計稅,以28%的稅率計算,可能會更省稅。 另外,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也是一項不錯的節稅工具。只要你的存款利息所得不超過27萬元,就可以全額扣除。這對於有儲蓄習慣的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節稅金額。
如果想要更積極地節稅,可以考慮投資一些具有稅務優惠的金融商品,像是儲蓄險、年金險等。這些金融商品通常具有遞延課稅或免稅的優勢,可以幫助你減少當年度的稅負。 不過要注意,投資理財的重點還是在於風險控管,不要為了節稅而盲目投資,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工具才是最重要的。 建議大家在投資前,可以諮詢專業的理財顧問,了解各種金融商品的特性和風險,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投資決策。 此外,近年來政府也鼓勵民眾參與長期照顧保險,這類保險的保費也能享有稅務上的優惠,可以考慮納入自己的保險規劃中。 記住,聰明的投資理財不僅能增加財富,也能幫助你有效節稅,一舉兩得!
三、把握所得扣除額,照顧自己也照顧家人!
除了列舉扣除額之外,還有一些所得扣除額可以利用,像是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等。 只要你是受薪階級,就可以享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可以扣除20萬元。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是身心障礙者,也可以享有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可以扣除20萬元。 家中有就讀大專院校的子女,則可以享有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可以扣除2萬5千元。 此外,如果你有扶養其他親屬(像是父母、祖父母、子女等),也可以申報扶養親屬免稅額,每人每年可以增加8萬5千元的免稅額(如果扶養的是年滿70歲以上的長輩,免稅額會更高)。
要特別注意的是,申報扶養親屬免稅額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像是被扶養者必須是無謀生能力或所得低於一定標準。 因此,在申報前務必確認自己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此外,自2024年起,民法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因此,年滿18歲且未在學、無謀生能力的子女,父母仍然可以申報扶養。 善用這些所得扣除額,可以有效降低你的應稅所得,進而減少應繳稅額。 建議大家在報稅前仔細檢視自己的家庭狀況,看看哪些所得扣除額可以利用,才能最大化節稅效果。 此外,政府近年來也推出了一些鼓勵生育的政策,像是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如果家中有5歲以下的幼兒,可以享有額外的扣除額,這對於有小孩的家庭來說,也是一項不錯的節稅優惠。
節稅方式 | 適用對象 | 說明 | 注意事項 |
---|---|---|---|
列舉扣除額 | 有較多醫療、捐贈等支出者 | 將符合規定的支出項目列舉出來,取代標準扣除額 | 需保留相關單據 |
股利所得分開計稅 | 所得級距較高者 | 股利所得以28%的稅率分開計算 | 需評估合併計稅或分開計稅何者較有利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 有儲蓄習慣者 | 存款利息所得在27萬元以下可全額扣除 | 超過27萬元的部分仍需納稅 |
扶養親屬免稅額 | 有扶養親屬者 | 每扶養一位親屬可增加免稅額 | 需符合扶養條件 |
長期照顧保險 | 注重健康保障者 | 保費可列舉扣除 | 有扣除額上限 |
❓常見問題FAQ
Q1:我應該選擇標準扣除額還是列舉扣除額?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試算看看!簡單來說,如果你的列舉扣除額加總起來超過標準扣除額(單身12.4萬元,夫妻24.8萬元),那麼選擇列舉扣除額通常會比較划算。你可以將自己符合列舉扣除額的項目一一列出,加總起來,再與標準扣除額比較,就能知道哪種方式對你更有利。 另外,財政部稅務入口網也提供了線上試算工具,你可以輸入自己的相關資料,系統就會自動幫你計算出最有利的扣除方式。 記得,報稅前花點時間試算一下,可以幫助你省下不少錢喔!
Q2:報稅的時候,如果漏報了某些項目,該怎麼辦?
如果不小心漏報了某些項目,不用太緊張,只要在申報期限截止前,重新申報就可以了!你可以透過網路或紙本的方式,更正你的申報資料。 如果已經超過了申報期限,還是可以進行更正,但可能會被處以罰鍰。 因此,建議大家在報稅前仔細檢查自己的申報資料,避免漏報的情況發生。 如果真的不小心漏報了,也別擔心,及時更正,並繳納相關罰鍰,就可以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此外,如果對於更正申報的流程不熟悉,也可以向稅務機關諮詢,他們會提供你專業的協助。
Q3:除了以上提到的節稅方法,還有其他的節稅技巧嗎?
除了以上提到的節稅方法,還有一些其他的節稅技巧可以參考。 像是可以利用捐贈抵稅,將一些閒置的物品捐贈給合法的慈善機構,不僅可以幫助他人,還可以節省稅金。 另外,也可以考慮購買一些具有稅務優惠的保險商品,像是年金險、儲蓄險等,可以達到遞延課稅或免稅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多加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項稅務優惠政策,像是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等,可以減輕購屋負擔,同時享有稅務上的優惠。 總之,節稅的方法有很多種,只要用心研究,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稅方式。 建議大家可以多多關注財政部的相關資訊,隨時掌握最新的稅務政策,才能聰明節稅,讓自己的錢包更飽滿。
現在就開始檢視你的報稅資料,善用這些節稅小撇步,讓你的稅金降到最低!別忘了,越早準備,就能越輕鬆面對報稅季!
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趕快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讓大家一起輕鬆省稅!也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節稅妙招喔!想了解更多理財知識,可以參考我們的其他文章:「小資族理財術:3招擺脫月光族,輕鬆存下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