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哭窮?這5招節稅秘訣,讓你荷包滿滿🎉
每年五月報稅季,是不是都覺得辛苦賺來的錢,一大半都要繳給政府,心裡在淌血?別擔心!小編懂你的痛!報稅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只要掌握幾個節稅秘訣,就能合法省錢,讓你的荷包不再哭泣,甚至滿滿der!這篇文章將教你五個超實用的節稅方法,讓你輕鬆應對報稅季,開心迎接夏天!
一、善用列舉扣除額,精打細算省更多💰
報稅時,你可以選擇使用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標準扣除額是政府統一規定的金額,而列舉扣除額則是將你實際發生的特定支出項目一一列出,讓你從所得總額中扣除。如果你實際發生的列舉扣除額加總超過標準扣除額,選擇列舉扣除絕對更划算!常見的列舉扣除項目包含:醫藥及生育費、捐贈、保險費、房貸利息、災害損失等。記得平時就要養成保留相關單據的習慣,報稅時才能派上用場!例如,如果去年有看病、買藥,記得保留醫療收據;如果做了公益捐款,記得向受贈單位索取捐贈收據。仔細盤點這些項目,你可能會發現可以扣除的金額比想像中還要多喔! 此外,像是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每年最高可以扣抵30萬元,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要特別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支出都能列舉扣除。例如,健保費可以全額列舉扣除,但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每人每年最多只能列舉扣除2.4萬元。因此,在選擇保險時,也要考慮到是否符合列舉扣除的規定,才能更有效地達到節稅的效果。 建議大家可以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外部連結,可信賴的政府網站) 了解最新的列舉扣除額相關規定。
二、投資抵減優惠,聰明理財兼節稅🚀
除了列舉扣除額,政府為了鼓勵特定產業發展或促進特定行為,也提供了許多投資抵減的優惠。例如,投資於符合規定的高科技產業、綠能產業、或是創業投資事業,都有機會享有投資抵減的優惠,直接從應納稅額中扣除。此外,為了鼓勵個人參與長期照顧服務,購買長照保險也有機會享有保險費的列舉扣除額。
對於小資族來說,儲蓄投資抵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投資了上市、上櫃公司的股票,且持有時間超過一年,股利所得可以選擇合併計稅或分離課稅。合併計稅的話,可以享有8.5%的抵減稅額,每戶最高抵減8萬元。這表示,如果你的股利所得不高,選擇合併計稅反而可以省下不少稅金!投資抵減的規定通常較為複雜,建議大家可以諮詢專業的稅務顧問,或是參考財政部的相關規定,才能確保自己符合資格,享受到應有的優惠。 提醒大家,投資一定有風險,申報投資抵減優惠時,也別忘了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三、房產節稅策略,買房也能省稅金🏠
擁有房產的人,在報稅時也有許多可以運用的節稅策略。除了前面提到的房貸利息可以列舉扣除外,如果你將房屋出租,也可以扣除相關的費用,例如修繕費、折舊、稅金等。當然,出租所得也要誠實申報。此外,如果出售房屋,也要注意財產交易所得的申報。財產交易所得是指房屋出售價格減去取得成本及相關費用後的利潤。
政府為了鼓勵自住,也提供了自用住宅優惠稅率。如果你符合自用住宅的條件,例如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在該房屋設有戶籍,且沒有出租或營業,出售房屋時可以適用較低的稅率。此外,如果你符合重購自用住宅的條件,還可以申請退還部分或全部的土地增值稅。 買房是人生大事,在購房前就要仔細了解相關的稅務規定,才能聰明規劃,節省稅金。 建議大家可以諮詢專業的不動產經紀人或稅務顧問,了解更多關於房產節稅的資訊。
四、薪資所得扣除額,上班族必學💼
身為上班族,薪資所得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報稅的重點。除了基本的薪資所得扣除額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扣除額可以運用,幫助你降低應納稅額。 例如,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可以申請差旅費的核實認定,將實際發生的差旅費從薪資所得中扣除。此外,如果你參加了與工作相關的進修課程,也可以申請進修訓練費的扣除。
另外,如果你的工作屬於特殊性質,例如運動員、演藝人員等,可以申請職業專用服裝費的扣除。這些扣除額雖然金額可能不高,但加總起來也能省下不少稅金。 要注意的是,申請這些扣除額需要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例如差旅費的收據、進修課程的繳費證明等。因此,平時就要養成保留相關單據的習慣,報稅時才能順利申請扣除。 許多公司的人資部門也會提供員工相關的報稅資訊及協助,可以多加利用。
以下表格整理了報稅時常見的扣除額項目,供大家參考:
扣除額項目 | 說明 | 注意事項 |
---|---|---|
標準扣除額 | 單身:124,000元;有配偶者:248,000元 | 不需提供證明文件 |
列舉扣除額 | 醫藥及生育費、捐贈、保險費、房貸利息等 | 需提供相關單據 |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 每人每年207,000元 | 不需提供證明文件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 每戶最高270,000元 | 需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 每名子女每年120,000元 | 需符合相關條件 |
五、家族成員節稅,親屬扶養有訣竅👨👩👧👦
如果你有扶養親屬,例如父母、祖父母、未成年子女、或是無謀生能力的兄弟姊妹,也可以將他們列為受扶養親屬,享有扶養親屬免稅額。每位受扶養親屬的免稅額為92,000元。
要特別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親屬都能列為受扶養親屬。首先,受扶養親屬必須是你的直系血親或配偶的直系血親,或是與你同戶籍的兄弟姊妹。其次,受扶養親屬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例如無謀生能力、或是未成年。如果受扶養親屬有收入,則必須符合一定的收入限制。 此外,兄弟姊妹如果同時扶養同一位親屬,必須協商由誰申報扶養,不能重複申報。 建議大家可以參考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外部連結,可信賴的政府網站) 查詢詳細的扶養親屬認定規定。 善用扶養親屬免稅額,可以有效地降低應納稅額,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常見問題FAQ
Q1:報稅一定要自己算嗎?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
現在報稅管道很多元,不一定要自己手算喔!最方便的方式就是使用網路報稅,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提供了詳細的報稅教學及試算工具,只要輸入相關資料,系統就會自動計算出你的應納稅額。此外,也可以使用手機報稅,只要下載財政部的APP,就能輕鬆完成報稅。 如果覺得自己計算太麻煩,也可以委託專業的記帳士或會計師協助報稅。他們擁有專業的知識及經驗,可以幫你找出更多的節稅空間,讓你省時省力又省錢! 不管選擇哪種報稅方式,都要記得在期限內完成申報,以免被罰款喔!
Q2:如果忘記保留單據,還可以列舉扣除嗎?
如果真的不小心遺失了單據,還是有一些補救的方法。首先,可以嘗試向相關單位申請補發單據,例如醫療院所、捐贈單位、保險公司等。如果無法補發單據,可以提供其他的佐證資料,例如醫療收據的影本、匯款證明、或是銀行對帳單等。 此外,也可以向國稅局申請調閱所得及扣除額資料,國稅局會提供你過去的所得及扣除額明細,讓你更容易回憶起相關的支出。 如果真的沒有任何證明文件,還是可以選擇使用標準扣除額,雖然可能無法省下最多的稅金,但至少可以避免被罰款。 提醒大家,平時就要養成保留單據的習慣,才能在報稅時順利申請扣除,享受應有的優惠。
Q3:報稅後發現算錯了,還可以修改嗎?
報稅後如果發現算錯了,別擔心,還是可以申請更正的!只要在申報期限內,都可以重新上傳正確的資料,系統會自動覆蓋之前的申報資料。如果超過申報期限,也可以向國稅局提出更正申請,並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 國稅局會審核你的申請,如果確認你真的算錯了,就會重新核算你的應納稅額,並退還溢繳的稅款,或是要求你補繳不足的稅款。 記得,誠實申報是報稅的基本原則,如果故意虛報或漏報所得,可能會被處以罰鍰,甚至涉及刑責。 如果對報稅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向國稅局諮詢,他們會提供你專業的協助。
掌握以上五個節稅秘訣,相信你也能在報稅季不再哭窮,甚至讓荷包滿滿!現在就開始檢視你的報稅資料,看看有哪些可以運用的節稅空間吧!
💡 立即行動: 檢查你今年的收入和支出,開始整理你的單據,並試算你的應納稅額。如果對報稅有任何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分享這篇文章給需要的朋友!也歡迎參考我們其他的省錢相關文章,一起聰明理財,打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