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後必看!搞懂這些,明年多省一杯星巴克
報稅季剛過,你是否覺得荷包空空?別灰心!其實報稅不只是繳錢,更是檢視財務狀況、為明年省錢的好時機。很多人因為不了解相關規定,白白損失了可以合法節稅的機會。想在明年報稅時多省下一杯星巴克的錢嗎?甚至更多?那就絕對不能錯過這篇文章!我們將深入淺出地解析報稅後的關鍵功課,讓你輕鬆搞懂節稅技巧,明年報稅季不再捶心肝!
掌握退稅秘訣:從健保、保險到捐贈,一項不漏!
報稅後的首要任務,就是確認你是否符合退稅資格。退稅的來源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因為預先繳納的所得稅額高於實際應繳金額。要精準掌握退稅機會,你必須了解各種可以列舉扣除的項目。例如,健保費是可以全額列舉扣除的,只要保存好繳費收據或查詢健保署網站的繳費紀錄,就可以在報稅時填寫。另外,人身保險(如壽險、醫療險、傷害險等)也有每年每人新台幣24,000元的扣除額度,但要特別注意,只有「要保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申報戶的保單才能列舉。捐贈也是一個常見的節稅方式,捐贈給政府認可的公益慈善團體,可以列舉扣除,但要注意捐贈金額有上限,通常是綜合所得總額的20%。除了這些,像是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等,也都屬於可以列舉扣除的項目。仔細檢視這些項目,並且妥善保存相關單據,就能增加退稅的機會!想要了解更多細節,可以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強烈建議閱讀,這裡有最官方且完整的資訊)。
聰明投資節稅:股利、儲蓄、房地產,規劃有方!
除了列舉扣除額,投資也是節稅的重要手段。股利所得有兩種課稅方式,一是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二是採單一稅率28%分開計算。如果你是小資族,所得不高,選擇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可能比較划算;但如果所得較高,則分開計算可能更省稅。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也是一個常見的節稅項目,每戶申報戶每年有27萬元的扣除額度,但要注意,如果你的利息所得超過27萬元,就只能扣除27萬元。此外,房地產的持有成本,例如房屋稅、地價稅等,也可以在申報所得稅時作為列舉扣除額。但要注意,自用住宅的房屋稅和地價稅才能列舉,出租房屋則不能。聰明規劃投資組合,並善用相關的稅務優惠,就能有效降低稅負。要深入了解投資相關的稅務議題,建議諮詢專業的理財顧問,他們可以根據你的具體情況提供客製化的建議。同時,也要密切關注稅法的最新動態,以免錯失節稅良機。
善用特別扣除額:幼兒學前、長照、身心障礙,減輕負擔!
政府為了鼓勵生育、照顧弱勢族群,提供了許多特別扣除額。如果你家中有5歲以下的幼兒,可以申報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每名幼兒每年有12萬元的扣除額度。但要注意,如果你的所得稅率超過20%,或者適用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按28%稅率分開計算應納稅額者,就不能適用這項扣除額。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則是針對需要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每人每年有12萬元的扣除額度。這項扣除額的申請條件比較嚴格,需要符合一定的資格認定,例如經指定醫療機構評估符合長期照顧需要等級等。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則是針對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者,每人每年有20萬元的扣除額度。這些特別扣除額可以有效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符合資格者務必記得申報。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值得參考,了解長照相關資訊)網站,了解更多關於長照和身心障礙的福利政策。
調整薪資結構:彈性福利、延遲給付,合法節稅!
除了上述的扣除額和投資節稅,調整薪資結構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節稅方式。有些公司會提供彈性福利,例如員工可以選擇將部分薪資轉換為旅遊補助、健康檢查補助等。這些福利通常可以免納所得稅,因此可以降低你的應稅所得。延遲給付也是一種常見的節稅方式,例如公司可以將部分獎金延遲到隔年發放,這樣可以分散所得,降低稅負。但要注意,延遲給付的金額和方式需要符合稅法的規定,否則可能會被視為逃稅。此外,自提退休金也是一個不錯的節稅方式,自提部分的退休金可以從當年度的所得總額中扣除,但有上限,通常是每月提撥工資的6%。透過調整薪資結構,可以將部分所得轉換為免稅或延遲課稅的項目,從而達到節稅的目的。建議與公司的人資部門或稅務顧問諮詢,了解更多關於薪資結構調整的細節。
節稅方式 | 說明 | 注意事項 |
---|---|---|
列舉扣除額 | 包括健保費、保險費、捐贈、醫藥費等 | 保存好相關單據,捐贈金額有上限 |
投資節稅 | 股利所得、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房地產 | 了解各種投資的稅務規定,諮詢專業理財顧問 |
特別扣除額 | 幼兒學前、長照、身心障礙 | 符合資格者務必記得申報,了解申請條件 |
調整薪資結構 | 彈性福利、延遲給付、自提退休金 | 與人資部門或稅務顧問諮詢,符合稅法規定 |
❓常見問題FAQ
Q1:如果我今年忘記申報可以列舉扣除的項目,還有機會補救嗎?
A1:當然有機會!如果你在報稅後才發現有可以列舉扣除但沒有申報的項目,可以在申報期限截止後的三個月內,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更正申報。你需要準備好相關的證明文件,例如繳費收據、捐贈證明等,並填寫更正申報書。稅捐稽徵機關會重新核算你的應納稅額,如果確認你有溢繳稅款,就會退還給你。但要注意,超過三個月的期限就無法再申請更正了,所以要盡快處理。此外,如果你的所得稅是委託他人申報的,也要請委託人協助辦理更正申報。
Q2:我今年剛出社會,第一次報稅,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A2:第一次報稅的新鮮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所得來源和申報方式。首先,確認你的公司是否有幫你扣繳所得稅,如果有,你會收到扣繳憑單,上面會列出你的所得總額和已扣繳的稅額。接著,你需要決定要採用標準扣除額還是列舉扣除額。如果你沒有太多可以列舉扣除的項目,建議採用標準扣除額,比較簡單方便。如果你有較多的醫藥費、保險費或捐贈等支出,可以考慮列舉扣除。此外,第一次報稅也可以善用網路報稅,操作簡單,而且可以自動計算稅額,避免錯誤。記得,報稅期限通常是每年的五月份,要準時申報,以免被罰款。
Q3:我發現我的所得稅被多扣了,可以申請退稅嗎?要怎麼申請?
A3:如果你的所得稅被多扣了,當然可以申請退稅!你可以透過幾種方式申請退稅。最常見的方式是在報稅時選擇退稅,稅捐稽徵機關會將溢繳的稅款退還給你。另一種方式是直接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退稅,你需要填寫退稅申請書,並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例如扣繳憑單、繳納收據等。稅捐稽徵機關會審核你的申請,如果確認你有溢繳稅款,就會將稅款退還給你。退稅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是直接匯款到你的銀行帳戶,二是寄發退稅支票。建議選擇匯款的方式,比較方便快捷。記得,申請退稅的期限通常是五年,超過期限就無法再申請了。
報稅後的功課做得好,明年就能省更多!現在就開始檢視你的財務狀況,了解各種節稅技巧,並且開始規劃明年的節稅策略吧!別忘了分享這篇文章給你的親朋好友,讓大家一起聰明省稅,一起多喝幾杯星巴克!如果你對報稅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會盡力為你解答。也歡迎閱讀我們其他關於理財和投資的文章,讓你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