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別哭窮!這5個隱藏優惠,政府沒告訴你!

報稅季別哭窮!這5個隱藏優惠,政府沒告訴你!

報稅季別哭窮!這5個隱藏優惠,政府沒告訴你!

每年五月,報稅季的到來總是讓人頭痛不已。看著複雜的稅法條文和計算公式,是不是覺得荷包又要大失血了?別擔心!政府其實偷偷藏了很多「好康」沒告訴你,今天就來揭秘5個你一定要知道的報稅優惠,讓你聰明節稅,不再哭窮!看完這篇,保證你對報稅不再恐懼,反而充滿期待!

一、搞懂列舉扣除額,省錢第一步!

報稅時,有所謂的「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可以選擇。很多人習慣直接選標準扣除額,覺得比較方便。但其實,只要你稍微花點時間整理單據,選擇列舉扣除額往往能省下更多錢!簡單來說,列舉扣除額就是把你一年來的特定支出,像是醫藥費捐贈保險費房貸利息等等,一項一項列出來,加總後如果超過標準扣除額,就能用列舉扣除額來報稅,達到節稅效果。

舉例來說,112年度的單身標準扣除額是12.4萬,如果你的列舉扣除額加總超過這個數字,選擇列舉扣除額就划算。而夫妻合併申報的標準扣除額是24.8萬,算法相同。特別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支出都能列舉扣除,而且每項都有金額上限。像是醫藥費雖然可以列舉,但必須是給公立醫院、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或是領有執照的醫師看病才行。捐贈部分,捐給政府、國防、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的捐贈,總額不能超過綜合所得總額的20%。保險費的部分,每人每年最多可以列舉2.4萬元。房貸利息則是以一戶為限,每年最多可以列舉30萬元。

所以,報稅前別忘了把去年的收據、繳費證明等等翻出來,仔細計算一下,說不定你會發現一筆意想不到的退稅

二、善用儲蓄投資抵減,小錢變大錢!

政府為了鼓勵民眾儲蓄和投資,也提供了相關的稅務優惠。最常見的就是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只要是你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利息、儲蓄性質信託資金的收益等等,每一申報戶每年有27萬元的免稅額度。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利息所得在27萬以下,就可以全額扣除,不用繳稅。

另外,如果你有參與政府推動的長期照顧保險,也可以列舉扣除。不過,這部分跟人身保險費的列舉扣除額是合併計算的,每人每年最多還是只能列舉2.4萬元。此外,購買符合規定的節能電器,也能享有退稅優惠!雖然每項商品的退稅金額不高,但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記得保留購買憑證,報稅時才能申請。

除了上述這些,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投資可以享有稅務優惠,像是青年創業投資策略性產業投資等等。但這些通常需要符合特定的資格和條件,建議事先做好功課,了解清楚相關規定,才能順利申請。

三、租屋族看過來!房租也能扣抵所得稅!

在外租屋的你,是不是覺得房租壓力很大?別忘了,政府有提供租金支出扣除額,可以減輕你的負擔!只要你不是申報有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而且所租的房子是用於自住,不是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就可以列舉扣除房屋租金支出。每戶每年最多可以扣除12萬元。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超過20%,就不能使用這項優惠。

申請租金支出扣除額需要準備的文件包括:租賃契約書、租金繳納證明(像是匯款單、支票影本等等)、戶口名簿影本或是切結書等等。租賃契約書上必須載明房屋的坐落地址、承租人姓名、租金金額、租賃期間等等。如果房東不願意讓你申報租金扣除額,你可以考慮跟房東協商,或是尋求相關法律諮詢。畢竟,這是你的權益,不要輕易放棄。

提醒你,在申報租金支出扣除額時,務必誠實申報,不要虛報或浮報。如果被國稅局查到,可能會被處以罰鍰,甚至涉及刑責。

四、扶養親屬有學問,節稅效果一級棒!

家裡有需要扶養的親屬,像是父母、祖父母、未成年子女、或是其他符合規定的親屬,都可以列報扶養親屬免稅額。每扶養一位親屬,就可以扣除8.8萬元的免稅額(112年度)。如果扶養的是年滿70歲的長輩,免稅額還可以再增加50%,變成13.2萬元。這對於有扶養責任的家庭來說,可以省下不少稅金。

但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親屬都可以列報扶養。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像是:未成年子女必須未婚且沒有工作收入;父母或祖父母必須年滿60歲或是沒有謀生能力;其他親屬必須是直系血親或是受扶養人與納稅義務人同居,且受扶養人沒有謀生能力等等。如果親屬有工作收入,而且超過一定金額,就不能列報扶養。

另外,兄弟姐妹之間只能由一人列報扶養父母,不能重複申報。如果有多人符合扶養條件,可以協議由誰來申報。建議可以比較一下每個人的所得狀況,由所得較高的人來申報,可以達到更好的節稅效果。

扣除項目 條件限制 金額上限 注意事項
醫藥及生育費 給公立醫院、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或領有執照的醫師看病 無上限 非美容目的之醫療行為才可列舉
捐贈 捐給政府、國防、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 綜合所得總額20% 需有收據
人身保險費 每人 2.4萬元 僅限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
房屋貸款利息 僅限自用住宅 30萬元 一戶為限
房屋租金支出 非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且房屋用於自住 12萬元 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未超過20%

五、利用手機報稅App,輕鬆搞定一切!

過去報稅總是要跑到國稅局排隊,或是用電腦下載報稅軟體。現在,有了手機報稅App,報稅變得超級方便!只要下載App,就可以直接用手機掃描身分證,驗證身分後,就可以查詢所得、扣除額資料,還可以線上繳稅或是申請退稅。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省時又省力。

手機報稅App的功能越來越完善,除了基本的報稅功能外,還有提供稅務資訊查詢、線上客服等等。如果你對報稅有任何疑問,可以直接透過App向國稅局諮詢。此外,App也會不定時推出各種稅務優惠活動,像是抽獎、贈送禮品等等。報稅的同時,還有機會拿好康,何樂而不為?

不過,使用手機報稅App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首先,要確保你的手機是安全的,不要下載來路不明的App。其次,在填寫報稅資料時,務必仔細核對,避免填寫錯誤。最後,在繳稅或是申請退稅時,要確認銀行帳戶的資料是否正確,以免造成錯誤。

❓常見問題FAQ

Q1:我今年剛畢業開始工作,需要報稅嗎?

A1:是的,只要你在上一年度有所得,無論是薪資、利息、股利等等,都需要申報綜合所得稅。即使你的所得很低,可能不用繳稅,但還是要申報,以免影響你的權益。建議你可以先試算一下,看看是否需要繳稅,或是可以申請退稅。此外,剛畢業的你,可能還在償還學貸,別忘了學貸利息也可以列舉扣除,減輕你的負擔。開始工作後,也要養成記帳的習慣,記錄每個月的收入和支出,方便你報稅時整理資料。初期可以從簡單的記帳App開始,慢慢培養理財的觀念。

Q2:如果我忘記帶健保卡,還可以列舉醫藥費扣除額嗎?

A2:可以的。如果你忘記帶健保卡,只要提供就醫時的收據,上面有醫院或診所的名稱、地址、統一編號,以及你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就醫日期等等,就可以列舉醫藥費扣除額。但要注意的是,收據上必須有醫療機構的印章,而且必須是正本。如果收據遺失,可以向醫療機構申請補發。另外,如果你的醫藥費是自費的,沒有使用健保,也可以列舉扣除,但必須提供相關的醫療證明文件,像是診斷證明書、處方箋等等。如果對於醫藥費的列舉有任何疑問,建議可以向國稅局諮詢,或是參考國稅局的相關規定。

Q3:我今年搬家了,報稅地址要怎麼填寫?

A3:報稅地址應該填寫你目前實際居住的地址,也就是你的戶籍地址或是居留地址。如果你已經辦理戶籍遷移,就填寫新的戶籍地址。如果還沒有辦理戶籍遷移,但你已經長期居住在新的地址,可以填寫居留地址,但必須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像是租賃契約書、水電費帳單等等。在填寫報稅地址時,務必仔細核對,避免填寫錯誤,以免影響你的權益,像是收不到退稅單等等。如果你不確定應該填寫哪個地址,建議可以向國稅局諮詢,或是參考國稅局的相關規定。現在也可以使用線上申報,直接在系統上修改地址,方便又快速。

掌握以上這些報稅小撇步,是不是覺得報稅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別再傻傻地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趕快行動起來,整理你的單據、了解相關規定,聰明節稅,讓荷包不再哭窮!

現在就拿起手機,下載手機報稅App,開始準備你的報稅資料吧!也別忘了分享這篇文章給你的親朋好友,讓大家一起享受報稅的優惠!想了解更多稅務資訊,可以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提供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的連結,例如:財政部稅務入口網,連結務必使用 `rel=”noopener noreferrer nofollow”` 屬性,並在新分頁開啟)。祝大家報稅順利,荷包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