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別哭窮!這5招節稅秘訣,讓你多出一筆小確幸!

報稅季別哭窮!這5招節稅秘訣,讓你多出一筆小確幸!

報稅季別哭窮!這5招節稅秘訣,讓你多出一筆小確幸!

報稅季又來了!看著辛苦賺來的錢,又要被政府收走一部分,是不是覺得心在淌血?別擔心,其實報稅也是一門學問,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合法節稅,讓你的荷包多出一筆意外的「小確幸」。今天就來分享5個超實用的節稅秘訣,讓你不再哭窮,開心迎接報稅季!

1. 善用列舉扣除額:醫藥費、捐贈、房貸利息通通省!

報稅時,除了選擇標準扣除額之外,很多人會忽略了「列舉扣除額」這個好用的節稅工具。簡單來說,就是把你一年內符合規定的支出項目,一一列出來,然後從你的應稅所得中扣除。哪些項目可以列舉扣除呢?常見的包括:

  • 醫藥及生育費:只要是給付給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或是經財政部認定的私立醫院的醫療費用,都可以列舉扣除。重點是,沒有金額上限!所以,如果家裡有人生病住院,或是做了高額的醫療手術,記得要把收據留好,報稅時就能派上用場。
  • 捐贈:捐款給符合規定的機構或團體,像是慈善機構、宗教團體、文化機構等等,都可以列舉扣除。但要注意,捐贈金額有上限,通常是綜合所得總額的20%。
  • 房屋貸款利息:如果你有自用住宅貸款,每戶每年可以列舉扣除的利息支出,最高上限是30萬元。記得向銀行申請房貸利息單據,報稅時才能扣抵。
  • 人身保險費: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以及受扶養直系親屬的人身保險費,每一申報戶每年可以列舉扣除的金額,最高上限是2.4萬元。

到底要選擇標準扣除額還是列舉扣除額呢?很簡單,把你的列舉扣除額加總起來,如果超過標準扣除額,就選擇列舉扣除,這樣才能省更多稅喔!

2. 特別扣除額:薪資、儲蓄、教育學費也能扣!

除了列舉扣除額,還有另一種叫做「特別扣除額」的節稅利器。特別扣除額是針對特定身分或情況提供的扣除額,像是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等等。這些扣除額可以讓你進一步降低應稅所得,達到節稅的效果。

  •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只要你有薪資收入,不論是正職、兼職還是打工,都可以享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112年度每人可以扣除20.7萬元。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如果你有存款利息、股利所得等等,每年可以扣除的金額最高上限是27萬元。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如果你有就讀大專以上院校的子女,每人每年可以扣除的教育學費,最高上限是2.5萬元。
  •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若您或您的親屬符合衛福部公告之須長期照顧身心失能者,每人每年可扣除12萬元。

特別扣除額不需要像列舉扣除額一樣,提供繁瑣的證明文件,只要在報稅時勾選相關項目,就能直接扣除。所以,千萬別忽略了這些可以幫你省錢的好康!

3. 扶養親屬:善用扶養,節稅效果看得見!

你有扶養親屬嗎?像是父母、祖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等,只要符合規定的條件,就可以在報稅時申報扶養,增加你的免稅額,達到節稅的效果。但要注意,並不是所有親屬都可以申報扶養,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 直系尊親屬:像是父母、祖父母等等,年滿60歲以上,或是未滿60歲但無謀生能力,就可以申報扶養。
  • 子女:未滿20歲,或是年滿20歲但仍在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就可以申報扶養。
  • 兄弟姊妹:未滿20歲,或是年滿20歲但仍在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就可以申報扶養。
  • 其他親屬或家屬:與納稅義務人同居一家,受納稅義務人扶養,且符合無謀生能力之條件。

每申報扶養一位親屬,就可以增加8.5萬元的免稅額。如果扶養的是年滿70歲以上的親屬,免稅額還可以再增加50%,達到12.75萬元。所以,如果你符合扶養親屬的條件,記得要好好利用,讓你的節稅效果更加顯著。

4. 投資抵減:鼓勵投資,政府也幫你省稅!

政府為了鼓勵民眾投資,推出了一些投資抵減的優惠措施。如果你有符合規定的投資行為,就可以在報稅時申請投資抵減,減少你的應納稅額。常見的投資抵減項目包括:

  • 購買節能家電:為了響應節能減碳,購買符合規定的節能家電,可以享有退稅優惠。
  • 投資新創公司:投資符合規定的新創公司,可以享有投資抵減的優惠。
  • 參與產業創新升級:參與政府推動的產業創新升級計畫,可以享有投資抵減的優惠。

投資抵減的優惠,通常有金額上限,而且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能申請。所以,在投資之前,記得要先了解相關規定,才能確保自己可以享有這些節稅的好康。

5. 掌握報稅時間:提早申報,避免錯過優惠!

報稅時間非常重要,務必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申報。每年的報稅期間通常是5月1日至5月31日,但如果遇到假日,可能會順延。提早申報的好處很多,除了可以避免忘記報稅,導致被罰款之外,還可以享受一些提早申報的優惠。例如:

  • 網路申報:網路申報通常會提供一些便利措施,像是自動計算稅額、簡化申報流程等等。
  • 手機報稅:現在也可以用手機報稅了,只要下載報稅APP,就可以隨時隨地完成申報,非常方便。

如果錯過報稅時間,還是可以補報,但可能會被加徵滯納金。所以,務必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申報,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節稅方法比較表
節稅方法 適用對象 優點 注意事項
列舉扣除額 有較多醫藥費、捐贈、房貸利息支出者 可扣除項目多,金額無上限(醫藥費) 需準備相關證明文件
特別扣除額 有薪資所得、儲蓄投資、教育學費支出者 申報簡便,不需提供證明 有金額上限
扶養親屬 有符合規定的扶養親屬者 增加免稅額,節稅效果明顯 需符合扶養條件
投資抵減 有購買節能家電、投資新創公司等投資行為者 政府鼓勵投資,提供稅務優惠 需符合相關規定

❓常見問題FAQ

Q1: 我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薪水不高,需要報稅嗎?

A1: 即使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只要你的所得超過免稅額和扣除額的總和,就需要報稅。不過,別擔心,政府有提供一些針對低收入族群的稅務優惠,像是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可以降低你的應稅所得。另外,也要記得確認是否有符合扶養親屬的條件,增加你的免稅額。最重要的是,提早了解報稅的相關規定,才能確保自己不會錯過任何可以省錢的機會喔!建議可以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權威網站,資訊正確),了解最新的報稅資訊。

Q2: 我今年剛買房子,房貸利息可以全額扣抵嗎?

A2: 房貸利息可以列舉扣除,但每戶每年可以列舉扣除的利息支出,最高上限是30萬元。而且,必須是自用住宅貸款才能扣抵,如果是出租房屋的貸款利息,就不能列舉扣除。此外,如果你的房貸利息支出超過30萬元,也只能扣抵30萬元。建議向銀行申請房貸利息單據,報稅時才能順利扣抵。可以參考行政院網站,了解更多關於房屋貸款的相關政策資訊 (政府網站,資訊來源可靠)。

Q3: 我捐款給慈善機構,收據不見了,還可以扣抵嗎?

A3: 捐款給慈善機構可以列舉扣除,但必須要有正式的捐款收據。如果收據不見了,可以向慈善機構申請補發。如果無法補發,可能就無法列舉扣除。不過,有些慈善機構會主動提供捐款人的捐款明細,方便捐款人報稅。所以,在捐款之前,可以先確認慈善機構是否會提供捐款明細。為了避免收據遺失,建議可以將收據掃描或拍照存檔,方便日後查詢和申報。

報稅季其實沒有想像中可怕,只要掌握以上5個節稅秘訣,就能合法節稅,讓你的荷包多出一筆小確幸。別再哭窮了,趕快行動起來,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益吧!

現在就開始整理你的收據和資料,準備迎接報稅季吧!也歡迎分享這篇文章給你的親朋好友,讓大家一起聰明節稅,開心過生活!如果還有其他關於報稅的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我會盡力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