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別哭!99%的人不知道的省錢密技公開!

報稅季別哭!99%的人不知道的省錢密技公開!

報稅季別哭!99%的人不知道的省錢密技公開!

每年到了報稅季,是不是就覺得荷包空空,想大喊「錢都跑到哪裡去了!」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報稅其實沒有想像中可怕,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合法節稅,讓你的錢包不再哭泣。今天,就來公開 99% 的人都可能忽略的省錢密技,讓你輕鬆應對所得稅,聰明報稅,把錢留在自己口袋裡!

報稅前必知:你該知道的所得種類與申報方式

報稅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搞清楚自己的所得種類,以及適合自己的申報方式。台灣的所得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等等。不同的所得種類,在申報時的計算方式和可扣除的項目也不同。搞清楚自己的所得類型,才能對症下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稅方法。

常見的申報方式主要有兩種: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標準扣除額是國稅局統一規定的扣除金額,112年度的單身標準扣除額為 12.4 萬元,夫妻合併申報則是 24.8 萬元。列舉扣除額則是將實際發生的符合規定的支出項目,例如醫藥費、捐贈、保險費、房貸利息等,逐項列舉出來,然後加總。要選擇哪一種方式,取決於你的支出金額。如果你的列舉扣除額加總超過標準扣除額,那就選擇列舉扣除額會比較划算。反之,如果你的列舉扣除額加總低於標準扣除額,那就選擇標準扣除額比較有利。

許多人常常忽略的一點是,即使選擇標準扣除額,還是可以享有其他扣除額,例如特別扣除額(如: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以及基本生活費差額。善用這些扣除額,即使不列舉,也能省下不少稅金。建議大家花點時間仔細研究,才能找出最有利的申報方式喔!

善用列舉扣除額:讓每一筆支出都變成省稅利器

如果你是屬於平時有在做善事、注重醫療保健、或者有房貸的人,那麼列舉扣除額絕對是你的省稅利器!列舉扣除額的項目繁多,但只要符合規定,都能在申報時扣抵應納稅所得額,降低稅負。以下就來介紹幾個常見且容易被忽略的列舉扣除額項目:

  • 醫藥及生育費:這部分的花費通常金額較大,如果一年累積下來的醫藥費超過一定金額,就能全額列舉扣除。記得保留好所有醫療單據和收據,才能順利申報。
  • 人身保險費:每年可以列舉扣除的人身保險費(包含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傷害保險、年金保險等)有額度限制,但只要符合規定,就能有效降低稅負。
  • 捐贈:捐贈給符合規定的慈善機構或公益團體,可以列舉扣除。記得索取捐贈收據,並確認該機構是否符合可扣抵的規定。
  • 房屋貸款利息:自用住宅的房屋貸款利息可以列舉扣除,但有金額上限。

除了以上這些常見的項目,還有一些比較冷門的列舉扣除額項目,例如:災害損失、購屋借款利息等。建議大家可以上財政部的網站查詢更詳細的資訊,或者諮詢專業的稅務顧問,才能確保自己沒有漏掉任何可以節稅的機會。要特別注意的是,所有列舉扣除額的支出都需要有明確的憑證,像是收據、繳費單據、醫療診斷證明等等,報稅時才不會被國稅局剔除。

搞懂特別扣除額:聰明利用薪資與儲蓄,輕鬆省稅

除了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扣除額類型,就是特別扣除額。特別扣除額是針對特定所得種類提供的扣除優惠,常見的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等等。善用這些特別扣除額,即使不列舉扣除額,也能輕鬆省稅。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只要你有薪資收入,就可以享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112年度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為每人每年20.7萬元。如果你有因工作需要而支出的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職業上工具支出等,且符合規定,還可以列舉扣除職業專用支出,不受20.7萬元的限制。記得保留相關憑證,才能順利申報。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如果你有銀行存款、股票股利等儲蓄投資所得,可以享有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每戶最高扣除額為27萬元。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儲蓄投資所得在27萬元以下,就可以全額扣除。但要注意的是,郵局的免稅儲蓄利息是不能列入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的喔。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如果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是身心障礙者,可以享有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記得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例如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

總之,特別扣除額的種類繁多,每種扣除額都有不同的適用條件和金額限制。建議大家仔細研究,並確認自己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才能聰明利用特別扣除額,達到節稅的目的。

報稅工具大公開:輕鬆線上申報,省時又省力

現在報稅越來越方便了!政府提供了許多線上報稅的工具,讓大家可以輕鬆在家完成申報,省去跑國稅局的麻煩。以下就來介紹幾個常用的報稅工具

  • 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這是最官方的報稅網站,提供了完整的報稅資訊和申報流程。你可以透過自然人憑證、健保卡、行動電話認證等多種方式登入,線上填寫申報資料、查詢所得資料、試算稅額,以及完成繳稅或退稅手續。
  • 手機報稅:財政部也推出了手機報稅App,讓你隨時隨地都能用手機完成申報。手機報稅App的操作介面簡單易懂,非常適合不熟悉電腦操作的人。
  • 綜合所得稅申報軟體:如果你是習慣使用電腦報稅的人,可以下載財政部提供的綜合所得稅申報軟體。這個軟體提供了更豐富的功能和更詳細的報稅指引,可以讓你更輕鬆地完成申報。

除了政府提供的報稅工具,市面上也有許多第三方報稅軟體,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操作介面和更專業的報稅服務。如果你覺得自己搞不定報稅的大小事,也可以考慮使用這些第三方報稅軟體。不過,在使用第三方報稅軟體時,一定要注意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商,並確認軟體的安全性,以避免個人資料外洩的風險。

另外,報稅時常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不知道該如何填寫申報資料、不確定自己是否符合扣除額的規定等等。遇到這些問題時,可以參考財政部網站上的常見問題解答,或者撥打國稅局的諮詢電話,尋求專業的協助。別忘了,報稅的截止日期通常是每年的五月底,記得提早準備,以免錯過報稅期限喔!

扣除額種類 112年度金額 適用對象 注意事項
標準扣除額 (單身) 124,000 元 所有納稅義務人 免附證明文件
標準扣除額 (夫妻合併) 248,000 元 夫妻合併申報者 免附證明文件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207,000 元 有薪資所得者 免附證明文件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每戶最高 270,000 元 有儲蓄投資所得者 郵局免稅儲蓄利息不計入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每人 207,000 元 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為身心障礙者 需提供身心障礙證明

❓常見問題FAQ

報稅一定要列舉扣除額才划算嗎?

不一定!是否要列舉扣除額,取決於你的列舉扣除額加總是否超過標準扣除額。如果你的列舉扣除額加總超過標準扣除額,那選擇列舉扣除額會比較划算。反之,如果你的列舉扣除額加總低於標準扣除額,那就選擇標準扣除額比較有利。此外,即使選擇標準扣除額,還是可以享有特別扣除額和基本生活費差額,所以不一定要列舉扣除額才划算。建議你可以試算看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如果我忘了保留一些單據,還能補報嗎?

如果你在報稅後才發現漏報了某些所得或扣除額,可以申請更正申報。更正申報需要在申報期限截止後,向國稅局提出申請,並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國稅局會重新審核你的申報資料,並核定你的應納稅額。不過,更正申報有一定的期限限制,建議你盡早提出申請,以免錯過期限。另外,如果因為你的疏忽而導致少繳稅,可能會被處以罰鍰,所以報稅時一定要仔細核對所有資料。

報稅時可以詢問哪些管道?

報稅時如果遇到任何問題,可以透過以下管道尋求協助:首先,可以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裡面有非常詳細的報稅資訊和常見問題解答。其次,你可以撥打國稅局的免付費諮詢電話,由專業人員為你解答疑問。此外,許多地方政府和民間團體也會舉辦免費的報稅講座和諮詢活動,你可以多多留意相關資訊。最後,如果你覺得自己實在搞不定報稅的大小事,也可以考慮諮詢專業的稅務顧問,他們可以根據你的具體情況,提供最適合你的報稅建議。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了解報稅的大小事,並學會如何合法節稅。記住,報稅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輕鬆應對,讓你的錢包不再哭泣!現在就開始整理你的報稅資料,善用各種扣除額,聰明報稅吧!

行動呼籲: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趕快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讓大家一起學會省錢密技!如果你還有其他報稅相關的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也歡迎參考這篇由會計師撰寫的「2024最新報稅攻略」,內容更深入喔! (推薦原因:由專業會計師撰寫,內容權威且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