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荷包哭哭?3招節稅秘訣,讓你多省一個月薪水!
每年五月,報稅季一到,是不是覺得荷包瞬間被榨乾?看著帳戶裡的數字直線下降,心情也跟著down到谷底?別擔心!今天就來教你3招超實用的節稅秘訣,讓你輕鬆省下大筆錢,搞不好省下的錢都能夠多領一個月薪水了!告別報稅的煩惱,讓我們一起聰明理財,開心度過報稅季吧!
1. 善用列舉扣除額,讓你的支出變成省錢利器
許多人報稅時都選擇使用標準扣除額,方便又快速。但其實,如果你符合一些條件,使用列舉扣除額可能會讓你省下更多錢!列舉扣除額就像一把萬能鑰匙,可以將你平常的一些支出轉換成節稅的工具。簡單來說,就是把你實際發生的,符合規定的花費,從你的所得額中扣除,降低你的應稅所得,進而達到節稅的效果。常見的列舉扣除額包括醫藥及生育費、捐贈、人身保險費、房屋貸款利息等。別小看這些項目,加總起來可能非常可觀喔!
舉例來說,如果你去年有較高的醫療費用支出,或是捐款給符合規定的慈善機構,記得保留好相關單據。捐贈的部分,要注意捐贈對象是否為政府認可的機構,以及捐贈金額是否有上限(通常是綜合所得總額的20%)。人身保險費的部分,每人每年可以扣除的上限是24,000元。房屋貸款利息則是以自用住宅為限,每年可以扣除的上限是30萬元。這些都是可以好好利用的節稅項目。
想要知道自己適不適合使用列舉扣除額,建議可以先試算看看。將你所有可能的列舉扣除額項目加總起來,如果超過標準扣除額(單身131,000元,夫妻262,000元),那就非常建議你使用列舉扣除額報稅,絕對能幫你省下一筆可觀的稅金!記得平時就要養成整理單據的好習慣,報稅時才不會手忙腳亂喔!
2. 搞懂特別扣除額,聰明投資也能節稅
除了列舉扣除額,還有另一項節稅利器,那就是特別扣除額。特別扣除額是針對特定族群或特定行為提供的扣除額,像是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等。這些扣除額的目的,是為了減輕特定族群的經濟負擔,鼓勵民眾進行特定的行為,像是投資、進修等。
如果你是上班族,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是一定要善用的。每人每年可以扣除207,000元,即使你沒有任何其他支出,也能享受到這個扣除額。如果你有投資股票或基金,可以考慮使用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每年可以扣除的上限是27萬元。不過要注意,這項扣除額是指儲蓄的利息所得,而不是投資的本金。如果你的子女有在國內就讀大專院校,可以申報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可以扣除的上限是25,000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投資行為本身就具有節稅效果。例如,投資高股息ETF,除了可以獲得股息收入外,股息收入也可以抵減所得稅。另外,購買長期照護險或年金險,也可以享有保險費用的列舉扣除額優惠。不過,投資理財的重點還是在於分散風險,不要為了節稅而盲目投資,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財務狀況,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投資前務必諮詢專業理財顧問的建議,才能讓你的投資兼顧收益和節稅效果。
3. 申報扶養親屬,減輕家庭負擔
如果你有扶養親屬,像是父母、祖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就可以申報扶養親屬,進一步降低你的應稅所得。每個受扶養親屬每年可以扣除的免稅額為92,000元。這對於有家庭負擔的人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節稅管道。不過,申報扶養親屬有一些條件限制,必須符合稅法上的規定。
首先,受扶養親屬必須是直系尊親屬(像是父母、祖父母),或是直系卑親屬(像是子女),或是兄弟姊妹。其次,受扶養親屬必須符合一定的收入標準。如果受扶養親屬有所得,必須低於免稅額(92,000元),才能被申報扶養。另外,受扶養親屬必須沒有配偶,或是配偶沒有所得,才能被申報扶養。如果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年紀大了,沒有工作收入,或是收入很低,就可以考慮申報扶養,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此外,如果你的子女還在就讀大學或研究所,也可以申報扶養。不過要注意,子女必須沒有工作收入,或是收入低於免稅額,才能被申報扶養。申報扶養親屬時,需要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像是身分證影本、戶口名簿影本、或是其他可以證明親屬關係的文件。如果你的扶養親屬有身心障礙,還可以額外申報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可以扣除207,000元。善用扶養親屬的申報,可以大幅降低你的應稅所得,讓你省下不少稅金。
節稅項目 | 說明 | 適用對象 | 注意事項 |
---|---|---|---|
列舉扣除額 | 將醫療費用、捐贈、保險費、房貸利息等支出列入扣除 | 有相關支出且金額超過標準扣除額者 | 需保留相關單據證明 |
特別扣除額 | 薪資所得、儲蓄投資、教育學費、身心障礙等特定扣除額 | 符合特定條件者 | 需符合相關規定及上限 |
扶養親屬 | 申報扶養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 | 有扶養親屬且符合條件者 | 需提供親屬關係證明及符合收入限制 |
投資節稅 | 投資高股息ETF、長期照護險、年金險等 | 有投資意願且符合相關規定者 | 需注意投資風險及稅法規定 |
❓常見問題FAQ
Q1:我沒有保留單據,還能使用列舉扣除額嗎?
如果你沒有保留完整的單據,可能就無法順利申報列舉扣除額。因為報稅時需要提供相關的單據作為證明,如果沒有單據,稅務機關可能會要求你補提供,或是直接剔除該項扣除額。因此,平時就要養成保留單據的好習慣,像是醫療收據、捐贈收據、保險繳費證明等,都要好好保存。如果真的不小心遺失了單據,可以嘗試向相關單位申請補發,或是提供其他可以佐證的文件。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從平時就開始養成良好的單據管理習慣,避免報稅時手忙腳亂。
Q2:我投資股票賠錢了,可以抵稅嗎?
很遺憾地告訴你,投資股票賠錢是不能抵稅的。只有在出售股票獲利時,才需要申報所得稅。不過,如果你有投資高股息ETF,領到的股息是可以抵減所得稅的。另外,如果你有進行當沖交易,產生的交易費用也可以列為成本,降低你的應稅所得。但是,投資有賺有賠,還是要謹慎評估風險,不要為了節稅而盲目投資。建議可以諮詢專業理財顧問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同時,也要定期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適時調整,才能讓你的投資穩健成長。
Q3:我可以同時申報列舉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嗎?
當然可以!列舉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是可以同時申報的。你可以先將所有的列舉扣除額項目加總起來,如果超過標準扣除額,就選擇使用列舉扣除額報稅。然後,再將符合條件的特別扣除額項目加總起來,一併申報。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你的應稅所得,讓你省下最多的稅金。不過,要注意每一項扣除額都有其適用條件和上限,要仔細研究相關規定,才能確保申報的正確性。建議可以利用財政部的線上報稅系統,或是諮詢稅務專業人士的協助,確保你的報稅資料正確無誤。
想了解更多關於報稅的資訊,可以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建議連結至:https://www.etax.nat.gov.tw/ ,推薦原因:官方網站,提供最正確且最新的稅務資訊)。
結語
報稅季雖然讓人感到壓力山大,但只要掌握一些節稅的小技巧,就能夠輕鬆省下一筆錢。趕快檢視一下自己的報稅資料,看看有沒有可以運用的節稅空間吧!現在就開始整理你的單據,試算一下哪種方式最適合你,讓你的荷包不再哭哭!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別忘了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大家一起聰明節稅,開心度過報稅季!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節稅小撇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