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報稅季,看著琳瑯滿目的稅單,是不是覺得荷包空空,心裡也空空的?別擔心!其實合法節稅一點都不難,不用哭著繳稅,學會這3招,讓你輕鬆省下一筆錢,每天多一杯星巴克,犒賞一下自己吧!
💰第一招:善用列舉扣除額,醫療、捐贈都可省
報稅時,你可以選擇使用標準扣除額,或是列舉扣除額。標準扣除額金額固定,對大多數人來說很方便。但如果你在過去一年有較高的醫療費用、捐贈支出,或是房貸利息等,選擇列舉扣除額通常會更划算!所謂的列舉扣除額,就是將符合規定的支出項目一一列出,用來抵減你的應稅所得。
例如,醫療費用除了美容整形外,因病就醫產生的費用,只要保存好收據,超過一定金額(通常是綜合所得總額的某個百分比)的部分就可以列舉扣除。捐贈給符合規定的公益團體或慈善機構的捐款,也能列舉扣除,但通常有金額上限(通常是綜合所得總額的某個百分比)。房貸利息也是常見的列舉扣除項目,但需要注意,只能扣除自用住宅的貸款利息,且有金額上限。此外,像是人身保險費、勞工保險費、國民年金保險費等,也都可以列舉扣除。
要特別注意的是,列舉扣除額需要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例如醫療收據、捐贈收據、房貸繳款證明等。因此,平時就要養成保存收據的好習慣,才能在報稅時順利使用列舉扣除額,達到節稅的目的。建議你可以使用國稅局提供的試算軟體,比較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哪一種對你更有利。
💼第二招:把握特別扣除額,照顧自己也照顧家人
除了列舉扣除額,還有特別扣除額可以運用。特別扣除額是指在特定情況下,可以額外扣除的金額,不論你選擇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都可以使用特別扣除額。常見的特別扣除額包括: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以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等。
如果你是上班族,有薪資所得,就可以使用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不需任何證明文件,直接扣除一定金額。如果你有儲蓄投資,例如定存、股票股利等,就可以使用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但有金額上限。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是身心障礙者,就可以使用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如果你的子女就讀符合規定的大專院校,就可以使用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但有金額上限。如果有5歲以下的幼兒,可以列報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如果你或你的家人需要長期照顧,也可以列報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善用這些特別扣除額,可以有效降低你的應稅所得,進而達到合法節稅的目的。例如,許多人忽略了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如果家中有5歲以下的小朋友,記得要好好把握這個節稅機會。提醒大家,各項特別扣除額都有不同的規定和限制,在報稅前務必仔細了解,才能正確申報。
🏡第三招:聰明申報扶養親屬,增加節稅空間
扶養親屬也是一種常見的節稅方式。如果你有扶養符合規定的親屬,例如未成年子女、年邁的父母、無謀生能力的兄弟姐妹等,就可以在報稅時申報扶養親屬,增加你的免稅額,降低應稅所得。要申報扶養親屬,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例如,被扶養親屬必須是無謀生能力,或是未滿一定年齡,並且與你同戶籍或受你扶養。
所謂的無謀生能力,通常是指因疾病、身心障礙等原因,無法工作賺錢。未滿一定年齡,通常是指未滿20歲,或是雖已滿20歲,但仍在學,且因在學而無法工作賺錢。受你扶養,則是指你必須提供被扶養親屬生活上的必要支出,例如食、衣、住、行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扶養親屬有收入,超過一定金額,就可能無法申報扶養。此外,如果有多人共同扶養同一位親屬,必須協議由誰申報扶養。
申報扶養親屬可以有效降低你的稅負,但要特別注意相關的規定和限制,並準備好相關的證明文件,例如戶口名簿、身心障礙證明、在學證明等。如果對申報扶養親屬有任何疑問,建議可以諮詢專業的稅務人員,確保申報的正確性。以下表格整理了扶養親屬的條件供大家參考:
扶養對象 | 條件 | 注意事項 |
---|---|---|
未成年子女 | 未滿20歲 | |
在學子女 | 滿20歲,但仍在學且無工作收入 | 需提供在學證明 |
無謀生能力之直系尊親屬 (父母、祖父母等) | 因疾病或身心障礙無工作收入 | 可能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
無謀生能力之兄弟姐妹 | 因疾病或身心障礙無工作收入 | 可能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
其他符合條件之親屬 | 符合稅法規定之條件 | 建議諮詢專業稅務人員 |
❓常見問題FAQ
1. 我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第一次報稅,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別擔心,第一次報稅其實很簡單!首先,你可以先到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查詢你的所得資料,確認是否有漏報或錯誤。接著,你可以使用國稅局提供的報稅軟體或線上報稅系統,按照步驟填寫資料即可。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適用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可以使用試算功能比較。此外,也可以參考國稅局網站上的報稅教學影片或問答集,裡面有詳細的說明。如果還是有疑問,可以撥打國稅局的免付費諮詢專線,或到附近的國稅局服務據點尋求協助。最重要的是,不要拖到最後一天才報稅,以免網路壅塞,影響你的報稅權益。建議提早準備,從容應對,第一次報稅也能輕鬆上手!
2. 我今年有買房子,房貸利息可以全額扣除嗎?
房貸利息確實可以列舉扣除,但並非全額扣除,而是有金額上限。根據現行稅法規定,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每年可以列舉扣除的金額,上限為新台幣30萬元。而且,必須是將房屋登記在自己、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名下,且實際居住於該房屋,才能申報扣除。另外,如果你的房屋有出租或營業使用的情形,就不能申報房貸利息扣除。要申報房貸利息扣除,需要提供房屋所有權狀影本、借款合約影本、以及當年度的繳息證明。建議你仔細核對相關資料,確認符合規定,才能順利申報扣除房貸利息,達到節稅的目的。
3. 我捐款給慈善機構,收據不見了,還可以列舉扣除嗎?
捐款給慈善機構確實可以列舉扣除,但前提是必須有合法的捐贈收據。如果收據遺失了,可以嘗試向捐贈的慈善機構申請補發。有些慈善機構會提供線上捐款紀錄查詢的功能,你可以試著查詢看看。如果真的無法補發收據,就可能無法列舉扣除這筆捐款。因此,平時就要養成妥善保管收據的好習慣,尤其是大額捐款的收據,更要小心保存。此外,要特別注意,並非所有慈善機構的捐款都可以列舉扣除,必須是符合稅法規定的機構,才能列舉扣除。建議你在捐款前,先確認該機構是否為合法的捐贈機構,以免影響你的節稅權益。詳細的捐贈機構名單,可以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的相關資訊。
總之,報稅季不用害怕,只要掌握這3招合法節稅技巧,就能輕鬆省下一筆錢,讓荷包不再哭泣,每天都能享受一杯香濃的星巴克!
現在就開始整理你的收據和相關文件吧!也別忘了分享這篇文章給你的親朋好友,讓大家一起聰明節稅,開心度過報稅季!想了解更多節稅秘訣?歡迎參考財政部臺北國稅局網站 (外部連結,提供更詳細的官方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