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都是讓人頭痛的報稅季!看著帳單上的數字,是不是覺得荷包在哭泣?別擔心,今天就來分享幾個連國稅局員工都不太會主動告訴你的省錢撇步,讓你輕鬆應對所得稅,聰明省錢,不再心痛!
1. 善用列舉扣除額:醫療、捐贈,報好報滿!
報稅時,除了選擇標準扣除額,你還可以選擇列舉扣除額。很多人會覺得列舉很麻煩,但其實只要花點時間整理資料,往往能省下不少稅金。列舉扣除額就像是幫你把過去一年花在特定項目上的錢,從應稅所得中扣除,降低你的稅負。其中,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醫療費用和捐贈扣除額。
醫療費用的部分,只要是付給公立醫院、健保特約醫院診所的醫療費用,都可以列舉扣除。記得保留好收據,不管是看牙、開刀、還是定期健檢,通通可以算進去。另外,如果是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醫療費用,一樣可以列舉喔!
捐贈扣除額的部分,如果是捐贈給政府認可的公益慈善團體,通常可以扣除捐贈金額的20%(最高)。捐贈收據一定要留好,報稅時才不會白白錯失節稅機會。另外,捐贈物品也是可以抵稅的,但需要請受贈單位開立捐贈證明,並註明物品的價值。
提醒大家,列舉扣除額並非適用於所有人。建議先試算看看,如果列舉扣除額的總額超過標準扣除額(單身124,000元,夫妻248,000元),選擇列舉扣除額才會比較划算。別忘了,報稅的目的是合法節稅,而不是逃稅喔!
2. 搞懂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教育學費也能省!
除了列舉扣除額,還有許多特別扣除額可以幫助你節稅。這些特別扣除額針對特定族群或特定行為,像是儲蓄投資、教育學費、財產交易損失等,只要符合條件,就能直接從所得額中扣除,降低你的應稅所得。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如果你有銀行存款、定期存款、或購買金融機構發行的金融商品,每年可以享有最高27萬元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項扣除額僅限於金融機構支付的利息所得,股票股利並不能列入。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如果你的子女就讀於大專以上院校,且非空中大學、進修推廣部等,每位子女每年可以扣除25,000元的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這對於有子女正在唸大學的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節稅優惠。
財產交易損失扣除額:如果你有出售房屋、土地、股票等財產,且發生損失,可以在一定限額內扣除。不過,財產交易損失的扣除額有上限,且必須以當年度發生的財產交易所得為限。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自2019年起,為減輕長期照顧家庭的負擔,新增了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只要符合相關條件(例如:聘請外籍看護工、入住住宿式服務機構等),每人每年可以扣除120,000元。這對於有長輩需要長期照顧的家庭來說,是一項重要的節稅措施。
搞懂這些特別扣除額,仔細檢視自己是否符合條件,就能在報稅時多一份保障,讓荷包少失血!
3. 掌握稅務優惠:重購自用住宅、青年安心成家,輕鬆減輕負擔!
政府為了鼓勵特定行為,推出了許多稅務優惠,例如: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優惠等。這些優惠可以幫助你減輕稅負,實現購屋夢想。
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如果你在出售自用住宅後,兩年內又重新購買自用住宅,可以申請重購自用住宅的退稅或抵稅優惠。這項優惠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民眾換屋,讓大家可以住得更好。但要注意的是,新購房屋的價格必須高於或等於出售房屋的價格,才能全額退稅或抵稅。
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優惠:政府為了協助年輕人購屋,推出了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優惠。這項貸款除了提供較低的利率外,還有稅務優惠。像是貸款利息可以列舉扣除,降低你的所得稅負擔。對於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項非常有幫助的政策。
此外,還有像是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等,也有相關的稅務優惠可以適用。建議大家可以多加了解,看看自己是否符合相關資格,才能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
扣除額種類 | 說明 | 適用對象 | 注意事項 |
---|---|---|---|
標準扣除額 | 每人定額扣除 | 所有人 | 單身124,000元,夫妻248,000元 |
列舉扣除額 | 依實際支出扣除,包含醫療、捐贈等 | 有相關支出者 | 需保留相關收據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 金融機構利息所得扣除 | 有存款、投資者 | 每年最高27萬元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 子女就讀大專院校學費扣除 | 有子女就讀大專院校者 | 每位子女每年25,000元 |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 符合長照條件者扣除 | 有長輩需要長期照顧者 | 每年120,000元 |
4. 聰明利用網路資源:線上報稅、稅務試算,事半功倍!
現在網路資訊非常發達,報稅不再像以前那麼麻煩。國稅局提供了許多線上工具,像是線上報稅系統、稅務試算軟體等,讓你不用出門也能輕鬆完成報稅。利用這些網路資源,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可以避免出錯。
線上報稅系統:國稅局的線上報稅系統非常方便,只要準備好自然人憑證、健保卡、或讀卡機,就可以在家輕鬆報稅。系統會自動帶入你的所得資料,讓你省去人工填寫的麻煩。而且,線上報稅還可以享有優先退稅的優惠喔!
稅務試算軟體: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應該選擇哪種扣除額方式,可以使用國稅局提供的稅務試算軟體。只要輸入你的所得資料和相關支出,系統就會自動幫你計算出最有利的報稅方式。這可以避免你因為不了解稅法而多繳稅。
此外,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報稅的資訊,像是報稅懶人包、報稅攻略等。這些資訊可以幫助你快速了解報稅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善用這些網路資源,讓你報稅事半功倍!
❓常見問題FAQ
Q1:我去年換工作,報稅時需要注意什麼?
A:換工作時,需要特別注意兩個地方。首先,確認你是否已收到所有年度的扣繳憑單。扣繳憑單是報稅的重要依據,上面會記載你全年的所得和扣繳稅額。如果沒有收到扣繳憑單,可以向原公司或現公司的人事部門詢問。其次,確認你的所得是否已正確歸戶。如果你的所得分散在不同的公司,可能會影響你的稅率。建議可以使用國稅局的線上查詢系統,確認你的所得是否已正確歸戶。如果發現錯誤,可以向國稅局申請更正。
Q2:我沒有收入,需要報稅嗎?
A:一般來說,如果你的全年所得低於免稅額和標準扣除額的總和(2024年度為222,000元),就不需要申報所得稅。但是,如果你有其他所得(例如:利息所得、股利所得),或者你是被扶養人,即使沒有收入,也可能需要申報所得稅。建議可以諮詢稅務專業人士,確認自己是否需要申報所得稅。
Q3:如果我不小心報錯稅,該怎麼辦?
A:如果不小心報錯稅,不用太擔心,可以申請更正申報。更正申報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線上更正,如果你的所得資料尚未經過稽徵機關核定,可以直接在線上報稅系統修改。二是書面更正,如果你的所得資料已經過稽徵機關核定,就需要填寫更正申報書,並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國稅局申請更正。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要儘快處理,以免產生滯納金或利息。
報稅季雖然讓人煩惱,但只要掌握這些省錢撇步,就能輕鬆應對,不再心痛!
現在就開始整理你的報稅資料,善用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和稅務優惠,讓你聰明省錢!別忘了分享這篇文章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度過愉快的報稅季!想了解更多稅務資訊,可以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權威外部連結,提供官方稅務資訊) 。祝大家報稅順利,荷包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