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荷包哭哭?3招「合法節稅」秘技,一鍵領回你的血汗錢!
每年五月報稅季,看著辛苦賺來的錢,要繳出一大筆稅金,是不是覺得荷包君在哭泣?別擔心!報稅並非只能忍痛繳錢,其實透過合法的節稅方式,就能聰明省錢,把血汗錢留在自己的口袋裡。今天就來分享3個超實用的合法節稅秘技,讓你輕鬆搞懂報稅眉角,一鍵領回屬於你的權益!
一、善用列舉扣除額:醫療、捐贈、房貸利息通通省!
報稅時,除了標準扣除額外,還有一個叫做「列舉扣除額」的好東西,可以幫你省下一大筆稅金。簡單來說,就是把你在特定項目上的花費,從你的所得總額中扣除,降低你的應稅所得。常見的列舉扣除額項目包括:
- 醫藥及生育費:這項是許多人容易忽略的!只要是給付給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及診所的醫療費用,都可以列舉扣除。記得保留好收據,而且要注意,美容手術、非疾病治療的牙齒矯正等,是不可以列舉的喔!
- 捐贈:如果你熱心公益,捐款給符合規定的機構或團體,也可以列舉扣除。但要注意,捐贈金額有限制,通常是綜合所得總額的20%以內。
- 房屋貸款利息:如果你有自用住宅,房屋貸款的利息支出也可以列舉扣除,但每年扣除額有限制,最高30萬元。
- 人身保險費:每人每年可以列報的人身保險費扣除額,上限為24,000元。但要注意,健保費可以全額列報,不受此限制。
- 災害損失:如果因為天災人禍導致財產損失,也可以列舉扣除。
要特別注意的是,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只能擇一使用,哪個對你更有利就選哪個。建議你先試算一下,看看哪種方式可以讓你省更多!另外,如果你的配偶或受扶養親屬也有符合列舉扣除額的項目,也可以一併列報,享受更多節稅優惠。
二、搞懂特別扣除額:薪資、儲蓄、教育學費輕鬆扣!
除了列舉扣除額,還有另一種扣除額叫做「特別扣除額」,它不像列舉扣除額需要逐項列舉,而是針對特定身分或情況給予的扣除額,可以更直接地降低你的應稅所得。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特別扣除額:
-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只要你有薪資所得,就可以直接扣除,每人每年扣除額為20.7萬元。如果你的薪資所得未達20.7萬元,就只能扣除實際薪資所得金額。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如果你有存款利息、股利所得等,可以扣除,每戶每年扣除額為27萬元。但要注意,並非所有儲蓄投資所得都可以扣除,像是海外所得就不行。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如果你有子女就讀大專院校以上的學校,且符合規定,就可以列報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扣除額為2.5萬元。
-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如果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是身心障礙者,可以列報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扣除額為20.7萬元。
-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家中有5歲以下子女者,可以列報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112年度每名子女扣除額為12萬元,若符合一定條件者,扣除額提高至15萬元。
特別扣除額的好處是,只要你符合資格,就可以直接扣除,不需要提供額外的證明文件(除了部分項目,如教育學費需要提供相關證明)。同樣地,建議你仔細評估自己是否符合各項特別扣除額的資格,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節稅優惠。
三、掌握稅法新制:節稅資訊不漏接,聰明省錢看這裡!
稅法並非一成不變,每年都會根據社會經濟狀況進行調整,因此,掌握最新的稅法新制,才能確保自己不會錯過任何節稅的機會。建議你定期關注財政部、國稅局的相關資訊,或是訂閱相關的稅務新聞,隨時掌握最新的稅務動態。
舉例來說,近年來政府為了鼓勵生育,就推出了許多育兒相關的稅務優惠,例如前面提到的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以及提高了扶養親屬免稅額等等。這些優惠可以有效地降低育兒家庭的稅務負擔。
此外,政府也會不定期推出一些稅務減免或優惠措施,例如為了鼓勵民眾使用行動支付,就曾推出過使用行動支付消費可以抵稅的活動。這些活動雖然時間有限,但只要你有留意相關資訊,就可以在活動期間內享受節稅的優惠。
總之,稅法新制資訊非常重要,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多花一點時間了解最新的稅務規定,就能輕鬆省下不少錢。
扣除額種類 | 項目 | 說明 | 注意事項 |
---|---|---|---|
標準扣除額 | 單身 | 12.4萬元 | 固定金額,不需提供證明 |
標準扣除額 | 有配偶者 | 24.8萬元 | 固定金額,不需提供證明 |
列舉扣除額 | 醫藥及生育費 | 給付給醫療院所之醫療費用 | 需保留收據,美容手術除外 |
列舉扣除額 | 捐贈 | 捐款給符合規定之機構 | 有限制,通常為所得總額20%以內 |
列舉扣除額 | 房屋貸款利息 | 自用住宅房屋貸款利息 | 每年扣除額有限制,最高30萬元 |
特別扣除額 | 薪資所得 | 每人每年20.7萬元 | 有薪資所得即可扣除 |
特別扣除額 | 儲蓄投資 | 存款利息、股利所得 | 每戶每年27萬元 |
特別扣除額 | 教育學費 | 子女就讀大專院校以上之學費 | 每人每年2.5萬元 |
❓常見問題FAQ
Q1:我沒有保留醫療收據,還可以列舉扣除醫藥費嗎?
A:如果沒有保留醫療收據,基本上就無法列舉扣除醫藥費了。不過,你可以嘗試向醫療院所申請補發收據,或是提供其他可以證明醫療費用的文件,例如醫療診斷證明書、繳費明細等等。但要注意,是否能補發收據或接受其他證明文件,最終還是要由國稅局認定。因此,平時就要養成保留收據的好習慣,才不會在報稅時後悔莫及。此外,現在許多醫療院所也提供電子收據,可以更方便地保存。
Q2:我今年剛買房,房屋貸款利息可以全額列舉扣除嗎?
A:房屋貸款利息雖然可以列舉扣除,但並非全額扣除,而是有上限的。根據規定,每戶每年可以扣除的房屋貸款利息最高為30萬元。此外,要列舉扣除房屋貸款利息,還必須符合一些條件,例如該房屋必須是自用住宅,且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必須在該房屋設有戶籍。因此,在申報房屋貸款利息扣除額時,務必確認自己是否符合相關規定,並準備好相關證明文件,以免被國稅局剔除。
Q3:我同時符合列舉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的資格,應該怎麼選擇?
A:列舉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是可以同時使用的,並不是只能擇一使用。你應該先分別計算出列舉扣除額的總額和特別扣除額的總額,然後將這兩者加總起來,再與標準扣除額比較。如果列舉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的總額大於標準扣除額,就選擇列舉申報;反之,就選擇標準扣除額。簡單來說,就是選擇能夠讓你扣除額度最大化的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的節稅效果。
參考連結: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提供最官方的稅務資訊)
參考連結:各地區國稅局網站 (可查詢更在地化的稅務規定)
希望以上3招合法節稅秘技,能夠幫助你在報稅季不再哭哭,順利領回你的血汗錢!報稅雖然繁瑣,但只要掌握正確的資訊和方法,就能聰明省錢,讓自己的荷包更飽滿。現在就開始行動,檢視自己的報稅資料,看看有哪些可以節稅的項目,讓今年的報稅季不再是痛苦的負擔,而是開心的收穫!
別忘了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讓大家一起學會合法節稅,聰明理財!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節稅小撇步,讓我們一起交流學習!如果你對報稅還有其他疑問,也歡迎留言提問,我們會盡力為你解答。